洛阳高新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

日期:2021-08-25来源:洛阳高新区

洛阳高新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

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

 

一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

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。年初以来,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落实中央、省、市重大决策部署,聚焦“四高一强一率先”奋斗目标,持续深化“9+2”工作布局,统筹抓好各项工作,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态势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60.5亿元,同比增长8.5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.0%;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.1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.6%;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.22%

(一)不忘初心牢记使命,谱写创新发展新华章

牢记“发展高科技、实现产业化”的历史使命,以郑洛新国家自创区建设为抓手,着力完善创新生态体系。全年科技支出2.1亿元,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%。创新主体培育方面。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4家,有效期内总数累计达到213家,占全市总数的34%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89家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19件。创新平台建设方面。全年新认定各类各级研发平台38家,总数达到372家。签订技术合同项目361项,完成技术交易额12.17亿元。创新人才培育方面。在洛阳市第二届优秀科技人才评选中,我区获评5名领军人才、22名杰出人才和9个创新团队,普莱柯李向东博士入选第四批“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”,清科激光公司总经理何华入选“2019年度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”。创新机构建设方面。新增2019年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,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到了14家,占洛阳市的58.3%。创新创业环境方面。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、洛阳创业之星等赛事,进一步拓展招才引智、投洽合作平台,提升整体创新创业氛围。

(二)聚合三区特色优势,构建协同发展新框架

以新发展理念引领,积极谋划“三区”融合发展思路、方向和着力点。市场主体活跃度取得新突破。入驻市场主体突破2万家,注册资本超过1000亿元。累计新入驻企业8530家,是挂牌前存量企业的1.9倍。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。加入“世界自由区组织”,赴阿联酋迪拜、新加坡、英国等开展宣传推介、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。与前海蛇口片区发起成立“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”。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取得新突破。洛阳—布哈拉农业综合示范区获评“河南省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”;加快推进投资9亿元的洛阳—布哈拉大鑫矿业石墨矿项目;加快“瓜达尔河南产业园区”建设,专设洛阳片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。金融创新取得新突破。新入驻57家金融及类金融机构,注册资金达到157.5亿元,交通银行河南省首家离岸交易中心成功落地。主板上市企业4家,全市占比36%,位居全市第一。

(三)助力企业提质增效,规划产业发展新格局

以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,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举,增强发展新动力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,为全区“23N”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按下“快进键”。优化结构促转型。2019年全区装备制造、新材料两大产业产值之和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8%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65%。开放招商显成效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.55亿美元,引进省外境内资金57亿元,引进省内资金11亿元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,总投资100亿元。项目建设促发展。全区共实施重点项目60个,总投资504.72亿元,其中省市重点项目23个,当年完成投资104.9亿元。“三大改造”增效益。全年实施三大改造重点项目44个,总投资54.14亿元,规上企业超过70%已经实施技术改造。地企合作促共赢。2019年四次地企合作联席会议我区共签约地企合作项目79个,协议总金额为74.87亿元。

(四)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对标国际引领新模式

成功举办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首次高质量发展论坛;发布《2019年营商环境白皮书》,在世界190个经济体中模拟世行排名第26位,高于中国平均水平5个名次。发布《优化营商环境70条(第一批)》,着力为企业营造稳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市场环境。审批改革实现新突破。实现“证照分离”改革全覆盖,设立企业开办“单一窗口”,最快60分钟内办完;开设企业简易注销“单一窗口”;探索新业态发展,推进两个无仓储、无运输危化园区建设,实现产值35亿元;创新兽药生产许可评审模式,取消艺术类民办培训教育机构的办学许可证,全面实行“容缺办理”。综合执法改革实现新突破。实现“双随机一公开”监管全覆盖。运用物联网、信息技术手段,创新“互联网+全景综合执法”模式,全程电子化办件率已达85%以上。全面推进信用监管机制,整治水平不断提升。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。成功上线运行企业专属综合服务平台。整合优化自贸区现有的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平台,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、专属定制服务、VIP服务和精准服务,平台访问量超过10万次。

(五)民生保障持续改善,三大攻坚战扎实有效。

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65.7%。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504人,失业再就业388人,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4人。3座城市书房建设投用,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所、中小学3所。全面启动三山、孙旗屯村三期征迁,丰李卫生院、辛店卫生院和创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成投用。“扫黑除恶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,信访稳定、平安建设和依法行政等工作扎实有效,为全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。积极化解隐性债务,全面推进我区非法集资问题的综合治理。全年共化解4.16亿元政府债务及隐性债务,分批向群众累计返还集资款3362.5万元。精准脱贫攻坚战。全年安排扶贫专项资金699.6万元,实施扶贫项目15个。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,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实现了100%。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全面推进“四河同治”,治理黑臭水体2800米。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.3%。持续抓好工业减排,累计取缔改造“散乱污”企业484家。

(六)生态建设持续加强,城乡发展更趋融合。

坚持规划引领,先后完成自贸区综合规划、“一河两岸”城市设计规划、“周山森林公园孙辛路以东、周山大道以西、周山森林公园核心区域以北区域”一期提升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、丰李镇总体规划等编制工作。加快推动周山生态保育区内村庄发展规划及土桥沟村改造方案、8个试点村庄建设等规划的编制工作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加快完善区域功能配套。全区供热管网达92公里、供热总面积达410万平方米,基本实现全覆盖。完成“双替代”供暖改造8297户,全区2.7万名群众享受到“清洁取暖”政府补贴。河洛路安康路至宜阳段改扩建工程、周山森林公园扩建(一期)工程、甘泉河治理及景观绿化工程、北易路、三元路、丰华路等全部竣工。

总体看来,2019年全区经济增长动力持续转换,增长的速度、质量和效益稳中有进,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和短板。一是经济总体规模有待提升,二是开放合作层次有待提高,三是产城融合发展有待加强。这些困难和挑战都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,以推动我区实现科学发展、跨越发展。

二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

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,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决战脱贫攻坚关键之年。今年以来,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全区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,共克时艰,全区广大企业更是闻令而动,积极响应,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“高新力量”。受疫情因素影响,我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,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。作为河南省内唯一的高新区、自创区、自贸区三个国家级战略叠加实施的融合区域,洛阳高新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宝贵机遇,高新区有责任、有义务、有能力、有信心在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、实现更大作为。

(一)立足实际着眼长远,做好统筹谋划工作

推动经济稳步发展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加强对全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动态统计分析工作,充分发挥经济运行的监测作用,确保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。统筹做好项目谋划,重点推进银隆新能源、格力智能制造等23个省市重点项目,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项目支撑。谋划“十四五”发展蓝图。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主线,突出创新引领,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,做到多规合一,高质量编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。推动高端产业集聚。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建设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抓手,通过优化园区功能、推进三大改造等措施,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。瞄准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数字经济、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,积极探索和发展新业态、新模式。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建设,完善合作共建、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,提升园区共建水平。

(二)紧密围绕创新主线,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

持续推进创新主体、创新平台“双倍增”。持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,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00家,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,2020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;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不低于2300件。做好现有研发平台创新服务能力提升工作,引导研发平台提质增效。2020年新认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0个以上。强化创新型人才培育。利用“评审权限下放”等政策利好,推进企业和高校、科研院所之间人才双向流动,充分发挥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优势,建设招才引智示范园区;积极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区建设,招引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,推动“人才+项目”进区实施。强化创新型机构建设。联合中科院自动化所、清华洛阳基地、河科大及重点智能装备企业,布局建设智能装备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。推广应用专利导航,将专利导航有机融入我区招商引智和产业运行决策过程,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。

(三)充分释放改革红利,打造全市开放合作先行区。

大力开展招商引资。充分发挥格力、银隆和万邦等现有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,在建链、补链、强链上下功夫,吸引和带动一批关联企业落户我区,全力打造完善、高效、持续的产业链条。创新招商发展模式,探索与优质主体和平台合作,引进跨境电商,互联网+、共享经济等用地少、产出高的新经济业态项目。积极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。按照“边规划、边建设、边招商”的思路,科学规划空间布局,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“智慧化园区”。重点引进拜波赫数码镜头等一批外贸支撑型项目,确保乾发供应链等项目建成运营,支持洛布农业综合示范区升级为国家级境外贸易园区,加快大鑫矿业、瓜达尔港洛阳自由贸易产业园区建设,把洛阳综保区打造成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。充分发挥自贸区示范引领作用。强化深层次开放意识,推进制度规则向沿海地区看齐、与国际通行接轨,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规则型开放转变。持续推进五大服务体系建设,积极推进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建设。

(四)优化提升企业服务,打造优质营商环境

着力优化企业服务。树立全新服务理念,完善领导分包重点企业制度;精准对接企业需求,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、政策解读等各项培训及服务。营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。推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直接下放、刻制“2号印章”、开辟“绿色通道”等方式,为高新区争取更大的改革自主权,实现企业“办事不出区”。落实政务服务事项动态调整制度,进一步完善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和权责清单目录。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。加快建立部门联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“两库一单”和联席会议制度。完善信用监管机制,加快建立部门间联合惩戒反馈机制。坚持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。营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。持续推进“创业苗圃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”孵化链条的建设,完善孵化链条的服务体系,举办洛阳创业之星等赛事,为企业搭建更多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。营造开放便利贸易环境。发挥自贸区、综保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作用,加快洛阳的内陆开放区域性战略门户建设,深化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城市的国际产能合作。

(五)凝心聚力攻坚克难,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

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。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,推进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,有效防范法定限额内政府债务风险。加大处非工作力度,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,坚持案件办理过程公开透明、积极挽损减少群众损失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。围绕市委市政府“打好收官战、谱写新篇章”的精神,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同时,打好防返贫、防致贫的组合拳,重点关注临贫、易贫人群,聚焦因病、因学、因灾、因意外等四大致贫返贫因素,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坚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突出重点,精准施治,综合施策,切实完成大气污染防治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、“河长制”等工作目标,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。

(六)科学推进产城融合,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

全面启动三山、孙旗屯村三期征迁和徐家营二期、丰李(丰义、丰鑫、丰仁)安置房、辛店(泰昌、泰荣)等安置房建设工作。加快实施丰李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按时完成开元西路西延线、马窑路、伊洛路东段、甘泉河大道等建设工作,尽早开工建设火炬大桥项目。抢抓国家“新基建”机遇,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。

(七)着力保障改善民生,促进共建共治共享。

就业创业保民生。兑现各类政策奖扶,坚持不懈抓好离校未就业大学生、贫困劳动力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。积极实施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,大力提高技能工人水平。完善保障兜底线。积极落实城乡低保、优抚、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和救灾救济等政策,推进各类社会保障事务工作开展积极推进“五个社保”体系建设,完善社会保障制度。全面提升辖区医疗服务水平,强化医疗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市、区、乡、村四级远程医疗会诊。优化服务促便利。加大中小学建设力度,确保第二实验学校竣工并投入使用,加快推进张庄小学、华夏路中学建设。以分级诊疗、双向转诊、远程会诊为依托,在实现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,精准施策,重点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。维护稳定保平安。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。建章立制、常态保持将“扫黑除恶”工作推向深入。持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集中攻坚活动,强化源头防范和治理。持续做好安全生产、重大疾病防治、消防安全、食品药品安全、粮食安全、平安建设、信息化建设、禁毒等工作,为全区各项事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


  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